在日本工作,最怕遇到“黑企”。因為日本工作更換時間固定,所以一旦沒能及時分辨出自己要去的企業是黑企業,就很容易錯過再重新找工作的時機,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旦進了黑企業,不但工作辛苦、精神壓力大,而且公司還可能因為違反勞動法而倒閉,害員工再次失業。

那么,如何分辨黑企呢?
什么是“黑企”?
所謂“黑企業”,是指勞動環境惡劣、對員工要求苛刻、加班時間過長,且屢教不改的企業總稱。簡而言之,就是最好不要去應聘的企業。
日本工作分辨“黑企”五招
第一招:全年招人的
首先,從企業簡介和招聘信息,就可以先揪出一部分黑企業。比如,希望招聘的員工數過多,超過公司總員工數的1/10,這樣的企業就要小心了,因為這說明,很可能每年都有大批員工辭職。如果一個公司全年都在招人、員工平均年齡很低、或者根本就不寫明員工人數,也同樣可能說明這一點。
另外,一個改了很多次名稱的公司、合作銀行太多而其中卻沒有當地銀行的公司都要當心是否口碑很差,容易倒閉。
如果一個公司的招聘信息總是改來改去,也需要懷疑,畢竟就算不是作假,一個連自己想要什么樣人才都搞不清楚的公司,又怎么能讓人放心應聘呢?
第二招:強調不加班
接下來,在企業招聘說明會上,一些“聽起來很美”的說法,同樣要警覺里面的潛臺詞。
例如,反復強調“年輕員工也能受重用”,這種企業很多都是因為留不住老員工。
強調“不加班、沒業績要求”,很遺憾,在日本,除了工廠等一些生產時間完全固定的企業之外,幾乎沒有哪個企業是“完全不加班”的,很多黑企所謂的“不加班”,意思是“不會付給你加班費,超時工作是不算加班的”。
強調“能力至上,憑實力用人”,是留學生就職最容易上當的招牌之一。其實這其中的潛臺詞是“沒有能力的家伙,我們根本不需要”,一旦什么事做得不夠好,就很容易被欺凌,甚至扣工資,有些這類企業的正式員工,因此弄得工資還不如打工的人高,怎一個慘字了得。
強調“進公司很快能當管理層”也看起來十分誘人,但這類黑企業的管理層就等同于加班不給加班費,是公司省錢的一個手段罷了。

第三招:面試官超帥
面試的時候同樣要警惕一些黑企耍手段。比如,如果你的面試官是個大帥哥或者大美女,就要小心了,這很可能是黑企為了招攬人才下的“誘餌”。
此外,日企是終身雇用制,企業選擇招聘對象十分慎重,要經過反復考察,可是有些企業面試次數少,很快就發了“內定”,甚至來面試的人不是人事部的,而是營業部長、所長等等,那么很可能是根本沒有想要長期培養,打著“用完就扔”的念頭。
第四招:董事長是神?
如果一個公司特別喜歡跟員工和應聘者講述董事長“自己的故事”,或者要求大家讀董事長寫的書等等,那十有八九是要洗腦。
同樣,如果一個公司的董事長辦公室超級豪華,穿著、佩戴、使用的都是超級奢侈的東西,開豪車,千萬不要覺得這公司一定很有錢,這只是經營者把公司當作自己的私人財產隨意揮霍而已,這種公司倒閉的概率毫無疑問是很大的。
第五招:網上都說黑
選中一家企業,當然要做企業研究,上網查查大家是怎么說的。如果一個企業常年進入“黑企業排行榜”,或者出過員工過勞死、過勞自殺這類的新聞,那么毫無疑問要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