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國花,就是最受國民喜愛、被視為本國象征的花卉。
日本沒有法定的國花。通常,菊花和櫻花被視為日本的國花。
日本的國花——櫻花
櫻花樹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樹木,櫻花也常被視為日本的國花。櫻花原產于喜馬拉雅山脈近郊,現廣泛分布于歐洲、西伯利亞、日本、中國、美國和加拿大等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在日本,櫻花的花語為“精神之美”和“優美的女性”。
日本的國花——菊花
菊花原產于中國,至今已有三千余年歷史。在奈良時代中期,遣唐使把已在中國經過改良的菊花品種帶回了日本。自古以來,菊花一直是日本人心目中最高貴的花,也被稱為“百花之王”、“群芳貴種”。在日本,菊花的花語是“高尚”和“高貴”。
·國鳥
日本的國鳥——綠雉
國鳥是一個國家最具象征意義的鳥。將該國具有代表性的或是特有品種的鳥選為國鳥,也有利于愛鳥意識的普及。
或許有人認為朱鹮是日本的國鳥,其實不然。日本的國鳥實際是“綠雉”。
舊版一萬日元紙幣的背面圖案是綠雉,而現在則改為了鳳凰。
綠雉(學名:Phasianus versicolor):屬于大型雞類。全長約80厘米。雌雄差異很大,雄性具有大的肉冠和極華麗的羽毛。上體羽多呈紫銅、藍綠等色,具金屬光澤;下背及腰部羽白色。飛羽黑褐具綠緣,尾羽藍綠色。是一種棲息在低地的鳥類,走禽。體結實,喙短,呈圓錐形,適于啄食植物種子;翼短圓,不善飛;腳強健,具銳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尋食。
棲息于海拔3300-4400米的灌叢、草甸及裸巖處。食植物根、莖、葉、花及昆蟲。鳥類分類學者曾經把綠雉列為雉雞(Phasianus colchicus)的亞種(Phasianus colchicus versicolor),2014年國際鳥盟正式定其為獨立物種。僅分布于日本,1947年被定為日本的國鳥。
雉雞腳強健,善于奔跑,特別是在灌叢中奔走極快,飛行快速而有力,但飛行距離不大。也善于藏匿。見人后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進入附近叢林或灌叢,有時奔跑一陣還停下來看看再走。在迫不得已時才起飛,邊飛邊發出“咯咯咯”的叫聲和兩翅“撲撲撲……”的鼓動聲。飛行速度較快,也很有力,但一般飛行不持久,飛行距離不大,常成拋物線式的飛行,落地前滑翔。落地后又急速在灌叢和草叢中奔跑竄行和藏匿,輕易不再起飛,有時人走至眼前才又突然飛起。秋季常集成幾只至10多只的小群進到農田、林緣和村莊附近活動和覓食。
分布于日本九州島、本州、四國、三浦半島、伊豆群島、屋久島、佐渡島和環瀨戶內海沿岸。
綠雉產地僅限于日本,有不少關于它的動人故事在日本民間流傳,日本制定國鳥是在1947年,當時日本國內保護鳥類的思想并不普及,到處都有捕捉野鳥的情況。駐守日本的盟軍司令部任命的奧斯丁博士(Dr Oliver L. Austin)為了要改變這個陋習,促使當時的農林省制定更嚴格的狩獵法律,同時文部省(教育部)也要加強愛鳥教育。愛鳥日(4月10日)就是那時候開始,以后演變為愛鳥周(5月中旬)。
當時日本的文部省為了推廣保護鳥類,決定要選國鳥。在1947年3月22日,日本鳥學會舉行第81回例會,共有22名鳥類學家參加。就在那次會議討論,經過投票選出了綠雉(其他提出來的種類包括鴿子、云雀、樹鶯、銅長尾雉等)。
·國菌
日本的國菌——米曲菌
日本的國菌是一種名為“米曲菌”的霉菌。 2006 年,日本釀造學會將其認定為國菌。
“國菌”的倡導者、東北大學的名譽教授一島英治曾表示:“醬油、味增、清酒、甜料酒和米醋等是日本料理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而它們的制作都離不開‘曲’。米曲菌在分解原料谷物時制造各種酵素,之后便形成了‘曲’。”
2013年,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和食”正式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其味道的基礎正是米曲菌。米曲菌不愧為“代表日本的微生物”。
·國石
日本的國石——水晶
國石是指具有代表性、可以作為本國象征的石頭或寶石。與國花和國鳥相比,可能了解國石的人并不是很多。
有說法稱,日本的國石是水晶。其之所以被稱為國石,或許是因為過去曾在日本開采出許多優質的水晶。水晶對于日本來說,自古以來就不陌生。在《日本書紀》中就有古墳時代神功皇后使用水晶的記載。
·國蝶
日本的國蝶——大紫蛺蝶
“大紫蛺蝶”在于1957年舉辦的日本昆蟲學會40周年紀念大會上被指定為國蝶。其以日本為中心,分布于東亞地區。大紫蛺蝶張開翅膀有十多厘米長,屬于大型蛺蝶。雄性蛺蝶翅膀表面會閃耀出美麗的紫色,而雌性蛺蝶的翅膀表面則不會閃耀這種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