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簡稱UBC,1915年成立,同年合并麥吉爾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分校(McGill University College of British Columbia),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歷史最悠久的大學,與麥吉爾大學,多倫多大學和皇后大學組成加拿大的常春藤聯盟。它是Universitas 21(大學的國際性協會)的創建成員之一,它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享有國際聲譽。該校起初為研究性合作機構,后來逐漸發展為一所綜合性大學。100年的時間里UBC已發展成為享譽加拿大的高等學府和全球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其卓越的學術水平和廣泛的專業設置使其成為了眾多學子所向往的頂尖大學。在整個北美洲基于科研成果而成立的公司數量,UBC大學名列第三,僅次于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UBC大學在加拿大連續多年被權威雜志《麥克林雜志》評為博士級大學綜合排名第二名。該校是加拿大最難申請的大學之一,申請的學生不僅需要優異的學術成績并且需要有優異的課外活動成績如領導經歷,大賽獎項等。學校為了挑選尖而又尖的人才,每年將近有30%的學生從不同的院系中被淘汰。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主要校區有兩處,一個為溫哥華校區,位于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溫哥華的市郊,距離溫哥華只有30分鐘的車程,校區占地達400公頃。這里有怡人的氣候,綿延的海岸線,美麗的海洋與沙灘,是游覽觀光者必到之處。此外,溫哥華校區還有該市最吸引人的許多學術及休閑娛樂設施,包括人類學博物館、表演藝術中心、著名的UBC植物園及植物研究中心等。溫哥華校區是UBC最大的校區,學生人數超過45,000名。
另一個校區為奧肯那根校區,開放于2005年9月,是個獨具特色的小型大學校園。該校區在校人數約為5,325名,教職員工達700多名,共設有7個院系。
此外,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還有Robson Square和Great Northern Way兩個校區。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集教學與科研于一身,它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提供人文、自然科學、醫學、法學、商學等領域的本科、研究生課程及一些專業課程。UBC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與科研水平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世界五十強院校中,UBC是加拿大僅有的兩所院校中的一所,此外,在北美院校排名中,UBC也穩居前十強。該校著名的學者與教授中就有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有歐元之父之稱羅伯特·蒙代爾和199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斯密斯教授。
UBC的人類學博物館是溫哥華市十大游覽景點之一,收藏著整個北美大陸西北土著文化里最好的藝術和手工藝品。UBC還擁有一個海洋生物研究站,兩個研究農場,一個世界最大的亞原子回旋加速器。此外,UBC的計算機網絡也是一流的,它有5個中央主機,分別用于教學、科研、行政管理與圖書館,全校有2,000多個終端與當地、全國和國際計算機網絡相連。基于學校各方面的強大優勢,學校為學生們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機會,能夠很好的將理論與實際的研究相結合。
歷史回眸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名義是基于BC省大學法案(BC University Act)在1908年通過后,為了滿足卑斯省民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而正式成立的,在經過兩年的調查后,大學最終在1910年在省內的溫哥華市實體化,成為卑斯省的第一所學位授予大學——學校最初為麥吉爾大學位于溫哥華的分校,名為”McGill University College of British Columbia“,于1915年方才成為獨立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隨后,大學開始建設校區,但施工進程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稍作停頓。在1915年,大學正式開放,錄取共379名學生,其中男性學生有228位,女性學生有151位。在一戰期間,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課程包括了軍事訓練。到戰爭結束為止,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共有697名校生參戰,其中78名喪生。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起初為研究性合作機構,后來逐漸發展為綜合性大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人數急漲,大學也在1979年頒出了第十萬張文憑。
2004年,BC省政府提議在奧卡納干一帶創立卑斯大學分校。隔年,BC大學吸收奧卡納干大學學院,在基隆拿市成
在不到100年的時間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成為蜚聲全球的研究中心,它不僅擁有世界一流的研究設備,科研人員,加上位于氣候宜人、風光如畫的溫哥華市,因此每年吸引了全世界的頂尖學子前來就讀。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是國際上頂級的高校。在全加拿大最佳大學排行榜中成績優異,在醫學院及博士中新生入學成績排名,學術聲譽排名,國際聲譽排名,總體表現排名,最佳品質等排名中都高居加拿大前三。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簡稱UBC,它的辦校格言是:創建一所大學恰似向深水池里投下一塊石頭。當石頭撞擊水面時,便出現一個洞眼。然后,它便沉入水底,看起來什么也沒有發生似的。然而,過不多久,便可以看到一圈圈的漣漪向外蕩漾,而且一圈比一圈大。
當今風采
學校提供的專業和課程非常廣泛,很多學科如生物等在加拿大甚至世界上均屬一流。所有的工程方面的專業全部集中在應用科學學院。學生課程的深度往往不如東部名校如麥吉爾大學,但畢業所需修習的課程數目一般更多,這更有利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是加拿大的工商業中心,其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能源,礦產和黃金出產地之一。同時,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在新興產業的發展中尤其突出,比如說其是世界頂尖的清潔能源研發基地,視頻游戲中心,和世界領先的數字媒體和電影產業發展中心之一。UBC是學習商業的不二之選,其著名的Sauder商學院每年都會有大批優秀的學生進入加國乃至世界的頂級投資銀行,咨詢公司,會計事務所等。同時,UBC也是企業家的搖籃,很多在校大學生或者畢業生都自主創業并取得很好的成績,比如說11屆畢業生Brian Wong就超過了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和Facebook創辦人扎克伯格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獲得風投資金的創業家。因此既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又有一流的學術環境的UBC吸引了大批加拿大和世界各地的頂尖學生報讀。
為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確立了很高的學生培養目標,立志培養能適應全球不同文化、分析解決復雜難題和處理、利用大量信息的世界化公民。為此,校方在教育上銳意進取,不斷改善學校的學術環境,近百年的老校仍處于蓬勃的發展狀態之中。
校園生活
高質教學自由選課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是加拿大西海岸一顆閃亮的明珠,入讀該校使學生能夠充分享受加拿大名校的高質量教學和學術積淀。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UBC為世界各國培養了無以數計的頂尖人才,它的聲譽廣為流傳。
作為加拿大最高的研究學府之一,UBC提供多種教學大綱(課程)和學習機會,并允許學生自由選課。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研很出色,共設置了4個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中心,重點研究病菌病理、蛋白質工程、疾病遺傳基因和國際發展問題,此外還有圖書館、美術中心、亞洲中心、地質學和動物學博物館、日本植物研究所等專門的研究機構及設施,其中圖書館是全加第三大圖書館。
最美校園
加拿大溫哥華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坐落在大洋岸邊,三面環海,據說是世界上最美的校園之一。而與校園齊名的,還有它的天體海灘。
中加合作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十分致力于中加合作。UBC與中國排名前5的武漢大學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關系,涉及學術交流,語言培訓、師資交流等多個領域。武漢大學中加班項目已輸送優秀學生赴UBC深造。“校門對校門,名校對名校”,中加兩校建立的學術交流平臺,為武漢大學中加班項目的學生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加拿大留學直通車。
2010年10月12日下午,UBC校方代表西納德(Max S.Cynader)教授訪問武漢大學。武漢大學副校長蔣昌忠會見了客人。蔣昌忠副校長認為,兩校的合作為開端良好,應逐步擴大至其他領域,并可通過師生交換、科研交流等形式展開合作。西納德教授代表UBC傳達同武漢大學開展合作的愿望,他希望有更多優秀的學生能夠選擇UBC研究深造[3]。
1988年12月,清華大學校園網采用胡道元教授從UBC大學引進的采用X400協議的電子郵件軟件包,通過X.25網與UBC大學相連,開通了中國電子郵件的第一次應用。
UBC非常重視亞洲和中國文化,開設了130門有關亞洲的課程。在亞洲研究中還設有中國研究中心。中文圖書的藏書量達20萬之多。針對亞洲人普遍存在的語言問題,UBC專門開設了適合亞洲特別是中國學生的英語課程,幫助他們通過TOEFL和GRE。
此外,UBC與福建農林大學舉辦生態學、園藝等多個專業的合作辦學項目,并設置研究生面試推薦入學項目。此外,UBC林學院院長John Innes教授、副院長Peter Marshall教授和Guangyu Wang博士受聘為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客座教授。
UBC有許多的建筑是以中國人的名字命名的,如陳氏演藝中心、林思齊管理研究中心、亞洲研究院蔡章閣樓等。
學校亞洲廣場矗立著從孔子家鄉山東泰山飄洋過海運來的5塊巨石。分別撰刻著仁、義、禮、智、信五個繁體字。代表孔子的道德觀念。
學院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共有十二所學院。[24]
科學學院(Faculty of Science)
藥學學院(Faculty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醫學學院(Faculty of Medicine)
法學院(Faculty of Law)
土地與食物系統學學院(Faculty of Land and Food Systems)
研究生學院(Faculty of Graduate Studies)
林學院(Faculty of Forestry)
教育學院(Faculty of Education)
牙醫學學院(Faculty of Dentistry)
尚德商學院(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
人文科學學院(Faculty of Arts)
應用科學學院(Faculty of Applied Science)
英國《泰晤士報教育增刊》
2012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世界第30名、加拿大第2名世界排名
英國《泰晤士報教育增刊》2011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世界第22名、加拿大第2名。
英國《泰晤士報教育增刊》2011年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世界第25名、加拿大第2名。
美國《Forbes福布斯全球最佳商學院(非美國)》2010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世界第7名、加拿大第1名。
美國QS2012年-2013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世界第45名、加拿大第3名
臺灣《高等教育評鑒中心基金會》(HEEACT)2011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世界第29名、加拿大第2名。
韋伯麥特里克斯網(WRWU)2011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世界第33名、加拿大第2名。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2011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世界第37名、加拿大第2名。
加拿大《麥克林雜志》2015年排名加拿大第3名。
加拿大《麥克林雜志》2014年排名加拿大第2名。
加拿大《麥克林雜志》2013年排名加拿大第2名。
教學條件
作為加拿大三大頂級研究學府之一,它提供多種教學大綱(課程)和學習機會,并允許學生自由選課,以適應各種學者。UBC定期邀請國際知名學者、科學家到該校作學術報告,學生在這里可以了解當今的學術動態。學校設有農業經濟學、動物學、森林資源管理、計算機學、營養學、石油勘探工程、地理學、藝術、英語、歷史、德語研究等70多個專業,能授予學士、雙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中等和特殊教育的教師培訓及法學、醫學和牙科的職前培訓也是學校的教育內容之一。
UBC共設置了4個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中心,重點研究病菌病理、蛋白質工程、疾病遺傳基因和國際發展問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很多年以來一直是廣大西部地區僅有的一所能與安魁兩省眾多名校相抗衡的學校。事實上不列顛哥倫比亞省60%以上的各類研究是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園里進行的。正因為有這樣的優勢,學校得以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機會,特別是將理論學習同實際的研究結合起來的機會。學校提供的專業和課程非常廣泛,很多學科如生物等在加拿大甚至世界上均屬一流,所有的工程方面的專業全部集中在應用科學學院。“研究”是UBC的主流。
在UBC校內,設有餐廳、小食店、酒吧、復印中心、禮品店、保齡球場、詢問臺、攝影室、音樂室和婦女中心等,生活非常便利。另外校內設有國際學生中心(International House),可以為海外學生提供各種服務。
UBC的Nitobe植物園在全國享有盛名;這里的人類學博物館是溫哥華市十大游覽勝地之一,收藏有整個北美大陸西北土著文化最好的藝術和手工藝品。UBC另擁有一個海洋生物研究站,兩個研究農場,一個世界最大的亞原子回旋加速器,這里擁有的設施足以滿足學生對研究的挑戰。
校園環境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主校園(溫哥華市)占地4.02k㎡(6030畝),擁有許多著名的設施。該校蒐羅之植物多達約8000種的植物園和收藏許多太平洋西北地區原住民之物的人類學博物館每年吸引了多數游客和學者的光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擁有加拿大第二大的圖書館系統,藏書超過540萬冊,也有上萬張地圖和電子書,其中亞洲語言書籍的數量規模為全國第一。另外,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也擁有一臺世界最大的旋轉水銀面望遠鏡,一個0.24 k㎡(360畝)大的研究農場,一所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以及一所操有世界最大回旋加速器的TRIUMF研究中心。在2010年,第廿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
第十屆冬季殘奧會皆有在大學的Doug Mitchell Thunderbird運動中心正式舉行冰上曲棍球和雪橇曲棍球比賽。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在1971年成立,專注出版國內研究和太平洋研究之文學。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坐落于加拿大西海岸美麗的花園城市溫哥華西面的半島上,依山傍海,風景秀麗,占地面積1000英畝,是北美最漂亮的校園。這里氣候溫和,風景秀麗,被認為是加拿大最理想的居住城市之一。與校園齊名的,還有它的天體海灘。
在校園里有200多幢建筑物,包括圖書館、行政樓、教學樓、科研中心、天文觀測站、宿舍樓、附屬機構、娛樂場館、文化中心、醫院、學生會樓和博物館等。
學生會樓有餐廳、小食店、酒吧、復印中心、禮品店、保齡球場、詢問臺、攝影室、音樂室和婦女中心等。在博物館里陳列著數千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并展示了45億多年的地球史。校園還有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科研理事會樓和聯邦政府的漁業、林業與農業科學樓。
交通優勢
同大溫哥華地區的其它三所高等教育機構,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主校區是不列顛哥倫比亞南岸運輸管理局U-Pass優惠證方案的參與學校。U-Pass的費用是由學生學費共同資助,使學生能無限制的使用任何不列顛哥倫比亞南岸運輸管理局的大眾運輸系統,并可憑證優惠搭乘西岸快車。大眾運輸系統之中有17條公共汽車線可直達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主校區。不列顛哥倫比亞南岸運輸管理局曾在2008年宣布將預定在2020年前興建一條架空列車或路面電車線直達大學主校區,但此計劃當前因經濟因素而延遲至2021年后完工。
學科分類
系
經濟學系、數學與科學教育學系、農業經濟系、農業機械與生物資源工程系、動物學系、食品學系、植物學系、家禽學系、土壤學系、微生物學系、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成人與高等教育管理系、咨詢心理學系、特殊教育系、化學工程系、地質工程系、化學系、地球物理與天文學系、物理系、人類營養學系、口腔生物學系、人類學與社會學系、亞洲研究系、地理系、政治學系、電氣工程系、統計學系、冶金工程系、采礦與礦物加工工程系、資源管理學系、海洋學系、麻醉學系、解剖學系、生物化學系、生物資源工程系、計算機科學系、美藝系、法語系、地質科學系、歷史系、語言學系、數學系、農作物與木材科學系、醫學遺傳學系、病理學系、藥學與治療學系、哲學系、統計學系、外科系、視覺藝術與表演系。
科研機構
北極和阿爾卑斯研究所、高級微電子技術中心、人類定居研究中心、集成電路計算機系統研究中心、冶金加工工程中心、煤研究中心、運輸研究中心、應用數學研究所、亞洲研究所、國際關系研究所、資源管理科學委員會、西部水研究中心。在UBC設有一個亞洲中心,開設關于亞洲的教學與研究,以增進對亞洲的了解和認識。這一亞洲研究的教學計劃在北美洲也頗具特色。UBC實驗室設施均是第一流的,并在不斷地更新之中,實驗室設施包括該校設計的傅里葉轉換質譜儀,還有氣相色譜質譜儀、液相色譜質譜儀、3臺核磁共振裝置、1套世界一流水平的成像設施、顯微探針和其他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獨一無二的實驗設施。
自從1986年UBC創立造紙研究中心以來,這一領域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迅速發展。在加拿大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理事會的支持下,這一中心現已發展成為世界造紙工業人工智能系統和控制技術研究的中心。
UBC的計算機網絡也是第一流的,它有5個中央主機:IBM3090/FONT>150S、IBM 3081/FONT>K(2臺)(教學科研用),IBM 3083/FONT>B(行政管理用)和HDS AS/8053(圖書館用);在全校有2,000多個終端,并與當地、全國和國際計算機網絡建立了聯系。
申請條件
本科申請
1、有合格英語成績
高中畢業,平均分85%以上,需要提供高考和會考成績并通過CQV驗證,沒有高考成績可用SAT、AP、IB、A level代替。
托福iBT 90(讀、聽各不低于22;寫、說各不低于21);或雅思6.5(單項不低于6分);PTE要求65分。
2013年秋季入學錄取率為:46.5%
個人簡歷(申請時在網上完成,約為兩篇essay),包括突出成就,工作或義工經歷,領導能力等。
IBDP全制式則需語言A或語言英語5分或以上,不需SAT(其他需求則依本科科目而定)。
2、沒有合格英語成績
高中畢業,平均分85%以上,可先在UBC語言中心完成英語課程之后申請(但時間較長)。
高中畢業,平均分68%以上,可直接申請Vantage college
個人簡歷申請在網上完成,要寫個人簡介與數篇essay,內容包括突出成就,工作或義工經歷,領導能力等。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許多華人稱為卑詩大學)的科研項目很突出,大學從政府、公司、非盈利組織每年吸引2個億的資金。在加拿大,高中平均成績在80分以上的學生才有資格申請。
研究申請
1.4年全日制本科學士學位
2.新托福iBT 86(讀、聽各不低于21,寫、說各不低于20);或雅思7.0(單項不低于6.5)部分專業需要GRE或GMAT成績。
3.大學總平均成績A(85%)
入學申請
UBC一學年分為2個冬夏學期,一般在一月和九月入學。(部分本科專業只能9月入學)
具體時間如下:
研究生/本科:1,9月
MBA:1,8月底
Toefl 550-625分有的專業也需要GRE或者GMAT成績
平均成績為85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