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先認地方,再談分類
日本沒有全國統一標準,甚至同一條馬路兩側可能分屬不同市町村。抵達宿舍當天,先去區役所領取最新版《ごみ分別辭典》——一本比護照還重要的“在地手冊”。
? 澀谷區:2024年10月起把“塑料容器包裝”從可燃垃圾中獨立出來,每周三、周六早晨7點前投放。
? 新宿區:牛奶盒算“資源垃圾”,必須折成A4大小、用繩子捆成十字;錯過周二回收日只能再等一周。
? 豐島區:把“小型家電”列為粗大垃圾,須提前網上申請并付費,不能隨意丟進“不可燃”桶。
二、垃圾袋是“入場券”
每個區有指定顏色和容量:
? 澀谷區半透明綠色45升、豐島區半透明藍色30升。便利店、超市收銀臺即可買到,切勿用普通塑料袋替代——清潔工會貼“不回收”標簽,整棟樓都可能被點名。
? 袋口打結方式:可燃垃圾“蝴蝶結”,塑料容器“反折封口”,讓督導員一眼能分辨。
三、時間與地點:錯過就是一周
? 投放時間:多數區規定“當天早7點前”放置指定角落,8點后回收車即走。夜貓子可前一晚22點后放置,但要避免烏鴉襲擊——用網罩或重物壓住袋口是約定俗成。
? 住宅區地圖:公寓門口通常貼有“ごみ置き場示意圖”,用顏色標出不同垃圾對應的日期。拍照保存,比鬧鐘更管用。
四、粗大垃圾:沙發、行李箱、自行車怎么辦
1. 申請:登錄所在區“粗大ごみ受付センター”官網,輸入品名、尺寸,系統自動計算費用。
例:單人沙發澀谷區收費900日元,行李箱(>100L)600日元。
2. 繳費:信用卡或便利店終端打印“處理券”,貼于物品顯眼處。
3. 回收:按指定日期早8點前搬到路邊,錯過需重新申請并再次付費。
小貼士:畢業季Mercari上掛“自取免費”常有人上門搬走,既省錢又環保。
五、牛奶盒、雞蛋托、易拉環的“二次人生”
? 牛奶盒:剪開、洗凈、晾干、折平,每月固定日由區役所統一送往造紙廠再生為廁紙。
? 雞蛋托:泡沫托屬于“塑料容器”,紙質托屬于“可燃”,拆開分類即可。
? 易拉環:與罐身一起踩扁后投入“金屬罐”,別小看這一腳,能讓回收效率提升30%。
六、鄰里暗號:靜悄悄的尊重
? 回收車來時,居民會自覺站在一旁鞠躬致意,清潔工會回以“辛苦了”。
? 垃圾袋若被退回,先檢查是否貼有“理由貼紙”——常見的有“時間外放置”“袋口未系緊”,按提示修正即可。
? 公寓微信群常見消息:“今晚可燃垃圾明早7點前回收,請記得22點后放。” 回復一個“了解”即可,無需客套。
七、一周時間表(以澀谷區為例)
周一 可燃垃圾
周二 資源垃圾(紙類、瓶罐)
周三 塑料容器包裝
周四 可燃垃圾
周五 不可燃垃圾
周六 塑料容器包裝、資源垃圾
周日 休息
粗大垃圾:需提前3天網上申請,任意回收日皆可
在日本留學,垃圾分類是一門沒有學分的課程,卻決定了你能否真正住進這座城市的日常。當你能在周三早晨準確無誤地把塑料托盤投入綠色網箱,你會明白:尊重規則,也是被這座城市溫柔以待的開始。
關于留學的問題可以隨時聯系芥末留學老師進行免費咨詢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