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修生指為了日本企業的勞動力,即日本接收外國勞動者的制度,實質是國外發達國家政府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而采取的一種變通方法。是根據有關外國人研修的法律法規,批準一些民間團體(如中外研修生協力機構、一些企業組合等)進行的一種派遣行為(以研修生的名義,實際為勞務)。我國將研修生的派遣工作納入外派勞務的范疇,由商務部和對外承包商會對口管理。
赴日技能實習制度也稱為產業留學制度,指為獲得技術、技能或知識而到日本技能學習或學習的外國人就叫外國人技能實習生,為接受這些人而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即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在中國國內也通俗理解為"日本打工"或者"日本研修生"。
日本以“研修生”名義引進越南外勞,其中一些被悄然送到福島,協助清理第一核電廠周圍核垃圾。日本媒體2018年3月6日曝出這一實情,痛斥當局的“研修生制度”不當。

日本研修生待遇及其他
一般來說到日本的研修生活共分為三年,第一年名義為研修生,第二年與第三年名義為技能實習生。其中研修的第一年期間在十個月左右時要通過研修考試之后才能繼續保留研修資格,通過了才會有第二第三年的簽證,但是那種也就是一般性的普通考試罷了,根據各個行業的不同、研修崗位的不同考試的內容也會不一樣。
第一年研修生月研修津貼標準為6萬日元(3900人民幣),第二年經過考試通過后轉為技能實習生后實行靜岡縣最低工資標準,但自己要承擔部分保險、水電費和房雜費。扣除各項費用后工資不低于6萬日元/月,當地交通費、住宿均由日本接受會社承擔,伙食費自理。工作時間按照接受會社工作時間而定,一般為每天8小時,每周具體工作時間按照會社的工作日歷執行。
根據日本研修制度規定,研修生第一年不允許加班,有的企業則利用這點問你要不要加班,要了,行!正常900日元一小時,但是只給你400,愿不愿意隨便你,反正你第一年法律是不允許加班的。很多人就是為了錢,有的研修生一個月只有一天的休息,每晚工作到近零點,這種情況以前在服裝,水產的工種比較多見。
第二年轉入技能實習生后加班由接受會社安排,個人不得提出加班要求,加班費按照接受會社規定和日本勞動法規定支付。第二年月收入超過日本法律規定金額者應交納個人所得稅,在日本第一年的醫療費用由研修生綜合保險支付,第二年起研修生須承擔一半的厚生年金和健康保險的費用,另一半由所在會社承擔,醫療費用由保險支付。正常一次往返日本的國際旅費由日方所在會社承擔。
有關中途休假的問題,日本的政府規定研修到一年半的時候出勤達到90%(也有可能是滿勤)會有11天的有薪水假期,你可以休息11天,但是具體休假時間要和公司商量,然后再滿一年,也就是兩年半的時候又有10天的有薪水假期,三年總共21天。
另外,政府對接收單位加強指導、監督和支持,對于有違法行為的企業,5年內禁止接收海外研修生,而原先實行的處罰辦法中,這一禁令年限為3年。
日本研修生派遣程序
1、初選:各地方或合作單位根據提供的工種清單和具體要求,在當地進行宣傳和組織報名工作,檢查核對證件和工作經歷,選拔出合格人員。
2、初試:個人須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畢業證原件、戶口本原件、填寫完整的研修生報名表。組織面試,同時進行文化考試(作文、速算、數學、智商)、體能測試(往返跑、彈珠、握力、杠鈴)、技術考試(技術工種如車工、銑工、木工、電焊、縫紉),初試合格者須按規定在縣級以上醫院或指定醫院進行體驗,并提供健康的診斷證明。同時提供本人擔保人基本情況待查,并交納一定的定金。
3、事前培訓:初試合格者參加事前培訓(時間一般為10天或更長,內容為基本外語會話、體能訓練等),事前培訓中違反紀律或者體能達不到要求的人員將被淘汰。
4、外方面試:事前培訓合格人員參加外方雇主的面試,外方按照3:1入選比例進行選拔,面試合格者,根據要求提供各項手續(包括按照公司要求的單位蓋章表格、在有效期內的個人因私護照、由衛生檢疫部門出具的國際旅行健康證等),按照要求辦理擔保人擔保手續后,參加正式的外語培訓。
5、外語培訓:外方面試合格人員參加外語培訓,培訓時間一般為3個月,為全封閉培訓。培訓期間簽訂培訓協議書,如果發生違反規定或者學習達不到要求的情況,出國資格仍將被取消。
6、派出:培訓合格人員按照統一安排,辦理各項手續,交納出國費用后,派專員送至出境地。
日本研修生現狀調查
1、新規定治標不治本
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批評,日本政府開始對研修生制度作出修正:自2010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與研修生和技能實習生相關的新規定。
然而,《朝日新聞》的社論認為,新規定并未觸及問題根本,離解決問題還相差甚遠。社論指出,研修生和實習生所從事的大多是小規模制造業、水產加工、農業等領域日本人敬而遠之的純體力勞動工作,解決的是日本高齡少子化社會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之所以仍以“研修生”和“實習生”為名,主要是因為日本對從外國引進勞動力存有戒心。
日本的法律是不允許從海外引入非技能勞動者的,這一制度自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以后之所以一直存在,主要還是因為企業界給政府施加壓力,畢竟,企業的本性就是要壓低成本來追求利潤。雇用外國勞工在日本一直是個相當敏感的話題,抗議外國人在日本就業的游行也時有發生。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國會和政府長期不對研修生制度問題進行公開討論,導致問題越積累越嚴重。
日本政府為將技術傳給發展中國家,于1993年創立了外國人研修及技能實習制度。研修生中有七八成來自中國,他們多數去了中小型企業研修實習,拖欠工資等糾紛時有發生。金融危機爆發后日本經濟日漸不景氣,受此影響,企業新接納的研修生人數驟減。